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01:21:58
此外,金融机构对节能环保的青睐更是有目共睹:银行、券商、基金等各类资本,在经济形势并不明朗的今天,为节能环保类的企业融资、上市等等忙的不亦乐乎。
锅炉行业的环保节能化,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锅炉行业的发展趋势。根据资料显示,截止2014年底,我国持有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共有1392家,其中A级厂家仅有209家,宝成股份便是其中之一
日前,工信部印发的《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产业化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攻克一批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一批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制造基地,高效节能环保工业锅炉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宝成股份生产的锅炉可实现小功率即时点火、停炉,高效节能。2016年上半年宝成股份投入904.12 万元资金用于锅炉研发和改造,陆续投产煤粉锅炉、启动锅炉、冷凝深度回收装置、高压电极锅炉等新产品。宝成股份董事长柴宝成表示宝成股份将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为消费者带来高效节能和环保产品的同时,引领锅炉行业的绿色革命升级发展。同时,采用低氮燃烧器,降低NOx原始排放浓度,实现炉内污染物生成控制。
锅炉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更是践行环保的重点单位。锅炉行业的环保节能化,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锅炉行业的发展趋势。围绕目标任务,《实施方案》以摸清底数、强化预防、风险管控为工作重点,明确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国土空间布局预防土壤污染、加强土壤环境及其污染源监管执法、加强农用地分类保护与安全利用、严格管控建设用地环境风险、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六大任务,明确各县区(管委会)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加强社会监督等两大方面,共39项具体措施,彰显莆田特色。
严格管控建设用地环境风险,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严格用地准入等。实施问题土壤的手术 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库,启动问题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强化手术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力争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1%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1%左右,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建立健全,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加强污染耕地土壤及其农产品质量协同监测,为农用地安全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2020年底前掌握全市土壤环境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建立建设土壤环境例行监测网络,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区)全覆盖。为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防控污染地块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风险,市政府日前制定并发布《莆田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严厉打击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违规存放危险化学品、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突出土壤环境保健 针对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污染累积性、难以可逆性以及与农产品质量关系复杂性等特点,《实施方案》突出土壤环境保健,提出建设项目在审批建设、运营监管、退役拆除活动全过程中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加强国土空间布局管控,严格实施用地指标和总量控制,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加强农用地分类保护与安全利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土壤环境。严防工矿企业活动污染土壤,建立土壤重点动态监管名单。
据了解,全市土壤环境状况详查,将在2018年底前查明全市耕地、园地等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来自国家环保部的多位专家将带来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绿色一带一路等国家绿色创新发展相关议题。据介绍,今年的绿色展览重点为绿色建筑、创新环保产品及方案的展示。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将以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30+:气候变化与绿色建筑为主题,分享香港环保政策与经验。
MIECF由澳门特区政府主办,国家科技部、发改委、环保部协办,旨在促进国际先进环保商务与技术交流,推动国际环保事业合作发展。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欧阳志云,将就海岸带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方案与面临的挑战展开讨论。
自2008年举办以来,MIECF共举行了60场专业论坛,促成合作项目逾240个。绿色论坛是每届MIECF的重点活动,今年大会邀请了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 施泰纳担任主题演讲嘉宾,阐释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热点环境问题,发布关于低碳、可再生能源、可持续低碳农业、绿色金融等案例研究。
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MIECF)将于3月30日至4月1日举行,主题为创新绿色发展,可持续的未来,将举办论坛、展览、商业配对、绿色公众日等活动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将以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30+:气候变化与绿色建筑为主题,分享香港环保政策与经验。MIECF由澳门特区政府主办,国家科技部、发改委、环保部协办,旨在促进国际先进环保商务与技术交流,推动国际环保事业合作发展。据介绍,今年的绿色展览重点为绿色建筑、创新环保产品及方案的展示。来自国家环保部的多位专家将带来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绿色一带一路等国家绿色创新发展相关议题。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MIECF)将于3月30日至4月1日举行,主题为创新绿色发展,可持续的未来,将举办论坛、展览、商业配对、绿色公众日等活动。
绿色论坛是每届MIECF的重点活动,今年大会邀请了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 施泰纳担任主题演讲嘉宾,阐释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热点环境问题,发布关于低碳、可再生能源、可持续低碳农业、绿色金融等案例研究。自2008年举办以来,MIECF共举行了60场专业论坛,促成合作项目逾240个。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欧阳志云,将就海岸带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方案与面临的挑战展开讨论四是加强排污许可证的事后监管。
尤其是如果企业许可量与排放量数据方法不明确、不统一,容易造成随意性较大或许可量形同虚设。而目前环保部门还无法实现对企业排污量进行连续性监测,在线监控无法全面覆盖所有排污单位。
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较多,如总量控制制度、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统计制度、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但各政策缺乏协调和整合,管理效能不高。二是尽快配套并完善实施细则和技术方法。二是排污许可量、实际排污量的核算是排污许可证实施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前提,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环评已建立的工作基础和方法,研究制定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配套规范、技术方法和核查体系。信息系统应预留接口,便于以后接入工商、税务、工信、金融等部门数据,构建大数据平台,强化排污许可证的信用约束。
排污许可制度要成为固定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需尽快整合总量控制制度,衔接环评、排污收费、环境统计制度等。此外,基层执法人员少,执法事项多,可能导致对排污许可证发证后的监管较为薄弱。
完善排污许可制度的建议一是尽快出台《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等相关管理办法,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打通环评、三同时、环境标准、环境监测、执法监管、排污申报与收费、总量控制、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制度连接,实现一证式管理,使排污许可制度真正成为排污单位守法、执法单位执法、社会监督护法的基本依据。三是加快建设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系统。
一些早期建设的企业只有简单的环评手续却没有总量控制要求。同时,企业自行监测排污标准尚不清晰,且企业也没有监测资质。
排污许可证配套技术规则涉及发证前许可量的核算、发证后排放量的核定、不同行业类型企业设施运行维护技术规范、许可证载明事项范围和深度等。四是加强发证后监管能力建设。这些企业的许可量如何确定需要一套明确的技术导则。排污单位是否超浓度、超总量排污,需要有效数据作为执法依据。
当前急需关注的问题一是排污许可制应尽快衔接整合相关环境管理制度。要实现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精细化、定量化管理,如果没有一套可操作性强、功能强大、整合各类数据的信息系统,很难对许可证进行有效管理。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第三十五条提出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要求尽快在全国范围建立统一公平、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排污者必须持证排污,禁止无证排污或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污。三是建设全国统一的固定污染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级联网、数据集成、信息共享、社会公开,将许可证的申请、核发及执法等管理纳入信息平台。
要求排污单位主动公开排污信息,接受公众监督,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各省企业数量多,排污收费、环境统计等工作又各自有一套独立的数据体系。
发表评论
留言: